脑深部电刺激可帮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以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减弱为主的症状,并伴有情绪调节障碍以及运动能力丧失,极大地影响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增长,老年化社会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预计到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增加至1.5亿以上。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将超薄电极植入患者大脑,并通过皮下的电线与植入胸部的类似起搏器的设备连接,可调节电刺激的强度和频率,从而不断向大脑特定区域发送温和电信号。
脑深部电刺激(DBS)在治疗帕金森病中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但实际并不广为人知。DBS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一样,都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这意味着DBS或许也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但前提是需要确定刺激的精确的大脑区域,才能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Andreas Horn 教授团队一直专注于分析大脑的高分辨率磁共振图像,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将其与计算机模型相结合,以精确定位DBS的最佳位置。这项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不同的,这对于准确植入电极非常重要,当电极被放置在离目标区域仅几毫米的地方时,都可能会导致对患者无效。

Andreas Horn 教授团队基于对大脑的高分辨率磁共振图像数据来确定可帮助患者获益的确切大脑位置,研究团队发现,最佳的电刺激部位是连接大脑深处区域的两个纤维束——穹窿和终纹的交汇处,这两种结构都与记忆功能有关。
Andreas Horn 教授表示,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来缓解阿尔茨海默病,而脑深部电刺激(DBS)非常有前途。